案例導讀:
公司實行全員持股,曾經為之引以自豪的老板及員工不曾想到的是,企業上市后出現首次業績大幅下滑,從老板到經理人到員工都不同程度的懈怠,各項經營指標走低,而行業正在蓬勃發展,那些沒有上市的公司業績反倒在追趕它的激情催促下持續走高。人們發出了對全員持股激勵政策的懷疑,企業以人為本錯了嗎?該如何操作以人為本?企業組織能否戰勝人的懶惰天性?經營性股東該如何履行社會股東的委托之責任。當企業員工都成為股東和都成為“富翁”的時候,企業組織該如何約束和激勵員工,如何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馬六甲公司:全員持股,錯在何處?
民營企業馬六甲公司成立于1998年,老板陳天亮在九十年代初期獲得美國某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并進入美國一家較為知名的電子商務公司工作。工作兩年多后,于1995年回國。最初他進入某部委的一家計算機研究所工作,但是因為實在受不了那里的工作氛圍,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辭職,到了一家在業內頗有名氣的民營計算機W公司,雖然這家公司不是做電子商務,但還是比較重視研發的,而且老板也很認可陳天亮關于未來電子商務的構想。 由于陳天亮在計算機領域里的研究和在美國國際化公司學到的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管理經驗,所以在這家民營W企業里受到了高度重視。剛開始他出任總裁助理,半年多后又升任副總裁,主要負責研發和生產業務。1997年底初,陳天亮離開了這家至今還健在的公司。離開的主要原因是老板說話不算數,15的股權遲遲不兌現,投資電子商務的計劃也不落實。
創立馬六甲公司,實施全員持股的理念
于是,陳天亮于1998年初自己出來了,開始創業籌備工作,并于1998年5月份注冊成立馬六甲科技公司,于1999年初融到了第一筆數目不大的風險投資,經過風險注資后陳天亮仍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除幾個小股東外,其他管理層和普通員工并不持股。但陳天亮說服其他股東和風險投資商,非持股員工擁有50的年終的分紅權利,目的在于激勵員工。
由于國內客戶對電子商務的概念還不接受,馬六甲公司經營狀況不容樂觀,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破滅,使公司雪上加霜,好在馬六甲公司于2000年初完成了對傳統業務的購并,傳統業務部分贏利能力還比較強,支撐著公司向前發展。陳天亮憑著自己高超的激勵藝術鼓舞士氣,并進行期權激勵,當時公司的所有員工均有期權。大家在陳天亮的帶領下,士氣高昂,干勁十足,很快實現了電子商務與傳統業務的對接。
2004年,對馬六甲公司來說,是令人激動的一年,公司成功在海外上市,股價扶搖直上,一夜間,公司創造了十幾名千萬富翁和上百名百萬富翁。陳天亮本人身價數億。面對著巨大的財富,公司上下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當然,陳天亮也做了不要滿足現狀,繼續拼搏奮斗的警示教育。
面對事業的成功,陳天亮暗嘆自己歷次重大決策的英明,尤其全員持股的問題被公司員工和業界員工廣為傳頌,愿意加盟馬六甲公司的人越來越多,人才的質量也越來越高。
全員懈怠,矛盾重重
公司發展進入高峰期,陳天亮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但他心里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氣,自己當初憋著一股勁,不分白天黑夜經營的公司總算取得了巨大的回報,他覺得是該自己放松放松筋骨的時候了。于是,他攜妻兒老小不僅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夏威夷的海灘……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而公司其他的高層也體會到了富翁的感覺,雖然無法像老總一樣休個長假,但是高爾夫、滑雪場也時時可見他們的身影。由于公司里的高層經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下面的員工時時出現一些小特殊也成了家常便飯,比如上班遲到,下班提前等等。公司里部分勤奮肯干的員工看到自己辛勤的付出得不到老總的肯定,而且那些干活偷奸;膯T工居然也拿著與自己同樣的股份和享受著同樣的權利,心里自然很不平衡,于是也開始效仿,過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新老員工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司新進員工的質量比較高,然而沒有股份,可處在被老員工管理和頤指氣使之中,非常有意見。而老員工也有意見,我們當初艱苦奮斗時拿的工資比你們現在少多了(公司上市后員工才普遍調高了工資),你們新進來就拿如此高的工資,還不滿足,不服管?要不想干就走人,等著進來的人有的是。公司的管理和文化均出現了問題。而老板陳天亮的外部應酬也比較多,靜不下心來處理公司內部問題。
業績下滑,危機出現,重振士氣難上加難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由于公司疏于管理,公司業績開始直線下滑,各項經營指標走低、各項財務指標均走壞,而行業正在蓬勃發展,那些沒有上市的公司業績反倒在追趕馬六甲公司的激情催促下持續走高。
公司的業績的持續下降直接導致股價連續下跌,受到損失的股民紛紛責罵公司的管理層不拿自己的血汗錢當回事。陳天亮此時才如夢初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立刻收心,重新將精力集中在公司經營管理上,開始了新一輪的拼搏。 |